onlly 发表于 2014-10-13 10:18:06

《心花路放》是如何创造成功的?

如果说抱着延续《泰囧》的全程笑点的希望去看,你肯定会和大部分人一样说:“就只有几个地方好笑”,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为什么《心花路放》没有《泰囧》好看的原因。但我认为它却比《泰囧》更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国庆10亿票房,它独占8亿的原因,更是因为它在喜剧的面具下在暗流涌动地打动着人心最脆弱的地方。
一部喜剧,能够承接90后与70后的代沟虽然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大多是90后,但是《心花路放》不仅仅是一部无厘头的年轻人的笑剧。如果你是一个有过婚姻,人近中年的人去看,一定会生出另一番感慨。一部电影,尤其是一部喜剧能够让70后和90后坐在一起笑着不同的笑点,感慨着不同的感慨却又那么和谐,这就已是难能可贵的成功。影片中有周冬雨饰演的杀马特90后和黄渤饰演的离异后大叔的一段艳遇,就可以看出,当90后在笑喷“就你这样还杀马特啊,整个就一屌丝” ,大叔却会对“你愿意为我打耳洞流血,我就愿意跟你走”这样的爱情观感到震惊和无奈。
当耿浩被人打得满地打滚的时候,郝义挺身而出的场面,会让70后们生出当年看山鸡和陈浩南的感慨吧,而90后们去会因为耿浩戏谑郝义要他说我爱你还索吻的场面笑得爆米花喷出去。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素材的挑选上是下个功夫的,虽然有迎合市场的感觉,但是更多的是反映出了社会现实,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整出笑料,把大叔和90后一起整笑了,让人觉得难能可贵,有多少大叔愿意和小屁孩一起观影呢? 一部喜剧,却看出了多少社会现实与无奈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我想看过的人回味起来都会觉得意味深长。虽然一路high翻天,但表象下总是暗暗流淌着一股解脱不开的忧伤。主人公被人甩了,却不承认自己活在阴影里,强颜欢笑想振奋起来改变自己,却在机场接到前妻电话被告知要结婚的时候,对着镜头强忍眼泪的时候,电影院一片寂静。黄渤演绎恳切,让人心碎,尤其是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一份悲切。当初为了妻子放下音乐梦想开个小店过生活,踏踏实实过日子却还是被高大上的律师撬了墙角,当初的浪漫邂逅如今在妻子要求离婚还主动放弃财产的面前显得多么可笑;满腔怒火一身羞愤,喝了啤酒壮了胆想去打人,却在人眼前认了怂还帮人点烟,现实的差距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活得确实是个loser。谁在这个社会上活的不累,因为总是要装作无所谓,即使是感情不顺,精神抑郁也要表现的欢歌笑语甚至浪荡不羁;谁在这个社会上活的不现实,为了生活放弃最初的理想,却在现实的路上走得不认识了自己的心,到头来还被现实摧残的一无是处归根结底就因为自己没钱没权没地位;谁在这个社会上活得不抑郁,即使想做被自己鄙视的人去放纵一回都做不到,即使是像郝义那样表面光鲜也会被酒醉的黄渤一句“我同你,从今日起恩断义绝”的粤语玩笑话伤到了心。

黄渤确实是个值得称赞的影帝,在这个都迷帅哥迷肌肉的疯狂年代,他硬生生的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屌丝逆袭之路,他的形象多么符合网络中对屌丝的定义,但是他却能够深刻的刻画出生活底层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二者的有机结合让这个屌丝横行的社会得到了共鸣。宁浩确实是个真诚的导演,虽然表面上一路瞎扯一路不靠谱,但是总会在影片某个不注意的角落冒出那么一句让人回味的话,“**是放在心里的”“我的过去是我的阴影,但那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谁说这是一部没有营养的电影呢,喜剧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嬉笑怒骂之间,阐述人生真谛却不做作,插科打诨之后回味起来别有一番醒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花路放》是如何创造成功的?